《谁》这首歌词以简洁而富有哲思的语言探讨了现代人的身份困惑与存在焦虑,通过"谁"这一核心意象展开对自我认知的深层叩问。歌词中反复出现的"谁在说话""谁在哭泣"等设问,构建出飘忽不定的主体形象,暗示数字时代个体身份的碎片化状态。镜子、影子等意象的运用形成虚实交织的隐喻系统,折射出人们在社交面具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挣扎。昼夜交替的场景设置暗含生命在明暗两极间的摇摆,而"被时间偷走的名字"则尖锐地指向信息爆炸时代个体存在感消解的普遍困境。歌词通过层层递进的质问,展现出一个失去坐标的现代灵魂在记忆迷宫中寻找身份锚点的精神图景,最终落在"谁也不是"的悖论式结论上,既是对标签化社会的反叛,也是对存在本质的终极思考。这种开放性的文本结构邀请每位听者代入自身经验,在旋律的流动中完成对"我是谁"这一永恒命题的个性化解读,体现出流行音乐文本少有的哲学深度与人文关怀。